简体 | 繁體
 
擎旗奋进踏征程 沐风栉雪战严寒
作者: 赵玉龙 2023年02月01日 10:31 访问量:

擎旗奋进踏征程 沐风栉雪战严寒

——地质三分院、钻探分院赴新疆哈密矿区开展冬季施工纪实

(一)遥远的路途

12月24日夜晚十点,戈壁滩上寒风凛冽,刮的帐篷呼呼作响,随着项目指挥部成员、三分院分院长李文智一声令下“开钻!”,机器经短暂预热后轰隆隆马力开足,哈密矿区勘探首钻正式启动。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被风吹得上下翻飞的帐蓬窗帘,此刻也仿佛跳动着喜悦。

回望这个不平凡的冬季,哈密矿区勘探项目全体参与者的内心温暖如炬。钻机的开动,意味着近两个月的准备工作结束,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支来自河南省第二地质勘查院的铁军队伍,澎湃着中流击水的自信,战新冠,斗风雪,无畏无惧,在苍茫戈壁上奏响了一曲“人”、“钻”和鸣的雄浑篇章,为寒冬渲染出最靓丽的大道长虹。

早在10月份,在院长王令全主持下,院精心谋划,成功获得新疆哈密矿区勘探项目,合同金额2100余万元。哈密矿区是我院在2006年选定的勘查区,在此之前区内未开展过系统的矿产工作,历经普查、详查、勘探,我院与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新疆洛钼矿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此钼矿。此次补充勘探项目的实施,对于促进我院经济和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庆假期过后,全国疫情肆虐,不仅给个人工作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拖慢了项目进展,项目组一直无法赶赴新疆开展工作。随着疫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复杂,河南、新疆都收紧了对人员流动的限制。郑州市政府发布自11月25日起启动为期5天的疫情防控攻坚战,全城闭环管理;新疆特别是进疆第一站的哈密防疫政策更加严格,原则上不接收外地来疆人员。为了项目能早日开工,院长王令全、副院长丁铁林审时度势,经周密研判,果断决定:项目先遣组人员、带队负责人李文智(地质三分院分院长),钻探负责人江建军(钻探分院副分院长)及赵玉龙(项目负责人)、刘军(随车司机)应抓住时间窗口,于24日封城前一天出发,并立即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足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棉衣等生活必需品,以防路上不能下高速;同时将先遣组行程告知新疆洛钼矿业公司副总经理、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做好接应工作。

果如院领导所料,作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外出人员且路途遥远,项目先遣组一路上总是会被“特殊照顾”:路途的第一站到了三门峡服务区,进卫生间扫场所码后,工作人员要求我们走另一条通道,打听之后,才知道是因为我们是从郑州来的,得走高风险人员专用道;晚上到了陕西境内,接连问了三个高速出口,都被告知不能下高速。我们这才真正意识到,接下来几天怕是只能与车为伴了。就这样,我们一行四人白天赶路,夜宿车中,饿了就啃一包方便面、吃一根火腿肠,渴了就喝瓶冰凉的矿泉水,充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谈古论今,沿途风景尽收眼底,领略了祁连山的巍峨壮丽,汉长城的亘古绵长。24日晚,4个人和衣而坐,身裹棉衣在车里坐了一夜,当时车外温度是零下3度。25日到了甘肃酒泉服务区补给物资,排队时与几名刚从新疆出来的老乡交谈,他们对我们赴疆行为表示震惊,说现在大家离疆还来不及呢,你们咋还要进去?闻言心里一悸,我们还当了一回“最美逆行者”呢?如同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突破重重枷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寻找他心中的答案一样,我们此行西去也是为了寻找价值,为项目建设创造价值,饶是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一路上杨志强不断打来电话,说明联系了伊州区等驻地所在社区和工地所在地镇政府,均被河南郑州为高风险区为由谢绝进入小区,让我们做好集中隔离的思想准备。

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历经四天三夜奔波,11月27日早上下高速后我们到达了哈密市疫情研判点,采样、测抗原,然后是5个小时等待。这5个小时里,我们只能在车内,不能开车门,不能在车外走动,更不能在附近大小便。27日中午10点半左右,阴暗的天空飘起雪花,刮起了北风,到11点半小雪花变成了漫天飞舞的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度。车里虽然开着空调,可我们仍感觉寒意阵阵,把脖子往棉衣里缩了又缩,争取可以暖和点。

下午2点多,哈密防疫指挥部还没有把信息反馈过来,我们一行4人只好嚼一口方便面,喝一口比前几天更加冰凉冰凉的矿泉水充饥。李文智、江建军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四天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晚上就在车里裹着棉衣半躺半坐,腿伸不开,翻不了身,半睡半醒,煎熬了一夜又一夜;期间没有吃过一顿热饭,早上方便面火腿肠、中午方便面火腿肠、晚上还是方便面火腿肠!特别是李文智,在服务区休息时常看到他胃部不适吐酸水,可他总是默默地承受着,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没有发过一句牢骚。直到晚上10点,我们才被安排进集中隔离点,看着四周空旷的土地,我们不禁欣喜若狂,因为这代表着我们离矿区更近了一步,离目标的达成也更进一步了。

(二)独具特色的隔离

哈密执行的是五加五隔离法,即集中隔离五天居家隔离五天。由于没有社区愿意接收,我们五天的居家隔离也就转为十天的集中隔离。

在十天漫长的隔离期间,我们也不曾懈怠,而是争分夺秒,以高速度、高效率投入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李文智与杨志强密切协作,积极联系镇防疫办公室,对方答应隔离完成后人员可以到镇上来,并就防疫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即我方施工人员可以到镇上作核酸,或让核酸检测人员到工地为职工作核酸;江建军多次致电哈密市疫情指挥部,了解人员和机械设备通行政策,把握时间节点安排后续钻机人员赶来,保证施工各节点紧密衔接。

(三)再进戈壁矿区

十天隔离结束,12月7日晚上9点我们离开了隔离点。经过一晚上的休整,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准备好上午吃的干粮,顶着满天繁星就上路了。从哈密赶往镇的路上,杨志强与镇上领导取得了联系。到镇上后即与镇政府领导洽谈对接工作,杨总首先介绍了我院承担的项目位置、人员结构、施工人数、施工周期安排、主要设备等基本情况,镇上领导表示欢迎和支持,待我方人员到齐后,镇领导将亲自安排政务、警务人员为我方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与镇政府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矿区。下车后,对周围地形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选了一处较为平坦且开阔的地块作了标记。步行察看矿区地形地貌特征,怀着景仰的心情参观了我院矿区会战参战人员十年前住过的地窝子,虽然大部分工程已被苍凉的风沙掩埋,但一代地质人的付出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历经五年不懈努力,无悔于青春的奉献,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什么是特别能吃苦,什么是特别能战斗,什么是特别能忍耐,什么是特别能奉献,我想这一切都溶化在了特大型钼矿的勘查成果里!这种精神是我们二院人永恒的丰碑、永远的骄傲!如今,我们又站在了前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当是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以奋进的姿态打响勘探工程的当头炮,发扬“拼搏创新、后发赶超”精神,继续谱写地勘二院的辉煌篇章!

在矿区简单吃了点干粮后,我们对附近地形地貌进行了初步勘查,选择了一块平坦之地作为备用营地。下午五点,一天的考察圆满结束,而这一天,哈密地区的室外温度是零下16度。

12月10日,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削减戈壁滩冬季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切实解决气候严寒、工期紧张难题,需要学习、借鉴其它地勘单位正在施工的工地经验,杨总联系到了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负责人,决定考察其正在施工的矿区。

(四)实地调研冬季施工现场

12月11日,我方人员杨志强、李文智、江建军驱车120余公里,到达六大队施工现场。一下车,寒气直冲而来,钻机由于停钻,一夜之间水冻了、油冻了、机器也冻了。五立方米大小的生活用水罐一夜之间完全冻实,但可以看到平时的防冻办法,即在水罐下方挖两个坑,用煤烤着,不能停,只要一停一夜之间就会彻底冻实,而一旦冻实,没有两天是化不开的。到了钻机上,可以看到整个钻机包括泥浆坑基本上处于封围状态,泥浆坑及钻机旁边都有煤火,防止泥浆结冰和机器部件冻住。钻探工人住在不远处的彩板房里,里面用的是暖气和电暖气,不使用空调,因为零下十五度以下空调制热效果差,基本上吹不出来热风,而矿区温度为零下24度,空调根本没法用。

本次考察从实用出发,结合自身矿区地理、气候环境,经集思广益,认为矿区作业时工作人员应住集装箱房,一是运输灵活,组装方便,节省时间;二是空间比较大,密封也好,利于冬季保暖。对于施工钻机则应采取双重保暖措施,即泥浆坑要用棉帐篷围起来,帐蓬内升起火炉,24小时不停火;钻机也用帐篷围起来,帐篷内也架起火炉,防止机器设备及油路冻住,并且高度重视通风安全。

(五)进工地前的准备工作

12月12日,杨志强将本次设计的钻孔位置、孔深数据及相关图件提交给了赵玉龙。与此同时,江建军带领钻机人员进商场、去超市购置生产生活必须品:棉衣、被褥、电线、采暖设备、水桶等,寻找供煤点、集装箱房厂家,各小组分头行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一切都按计划紧张地筹备着。

12月14日早上,李文智、杨志强带队前往矿区布置钻孔。当天哈密的温度是零下17度。到达矿区后,赵玉龙找到了一个勘探时施工的已知钻孔,以此钻孔为基础核定了本次工作使用的GPS。由于天气寒冷,戈壁滩上的小风虽然不大却像刀子刮过脸庞,伸出来的手一会儿就麻木了。赵玉龙一直在寒风中站立了一个多小时,不时地调整着参数,实在是太冷了就在原地走几圈,搓搓冻得僵直的手。GPS坐标参数核正后,首先对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设计施工的钻孔进行了定位并作了标记。为了减小误差,大家一直坚持步行,每个钻孔附近都要来来回回走十几次,以求确定最准确的钻孔位置。

下午两点,在矿区吃了点零食后大家又继续工作了。赵玉龙带几个钻机人员找孔位,而李文智、杨志强、江建军则在现场探讨起工作方案来。虽然此时是戈壁滩上最温暖的时候,但温度仍然达零下15度,可他们却忘记了环境、忘记了寒冷,密切地交流着,时不时地还粗声大嗓地辨论几句,真是应了那句话:心之所系,万物皆空!

下午3点半,我们离开矿区回哈密,路上两个小时的路程,大家都累了,可领导们并没有休息,而是直接去了集装箱房租赁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就房屋规格、面积、租金、运输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询问,做到了心中有数,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年轻人深感敬佩。

12月15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人员来到了哈密,杨志强与西安地调中人员进行了对接,带来了项目批复函,进入保护区工作有了保障。当天下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人员会同杨总将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批复函交到了保护站主管领导,并汇报了本次工作的项目性质、项目周期、工作量等相关情况。因施工环境差,夜晚工作人员换班时很容易迷路发生安全事故,请求能够尽可能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12月16日上午,按照15日约定,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人员、野骆驼保护站两名人员由我院李文智、杨志强、江建军、赵玉龙陪同,驱车120余千米前往矿区考察。到达矿区后,野骆驼保护站人员察看了矿区地形地貌及设计钻孔位置,并对住地位置及工作时需要作好的环保要求进行了强调:一是进出矿区的车辆不要各行其道,要尽量走同一条道路;二是生活垃圾要保证装袋,不要随风刮的到处都是;三是钻机施工后要恢复原貌,油污、废旧材料等要清理干净;四是要在工地建卫生间,不要随地大小便。对野骆驼保护站所提出的环保要求,我方听得很仔细,并做了详细记录,同时向野骆驼保护站保证,将坚决按要求去做。

12月16日下午,集装箱房在钻机人员的带领下运抵矿区。

随后3天,李文智、江建军及钻机上的几位同事相继出现发热症状,很明显是感染了新冠肺炎了!发烧、头疼、浑身无力、头重脚轻、没有食欲,可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在奔波,找水车,拉煤炭,买电热器、水桶、水罐、煤火炉等生产生活用品。没得过这种病的人以为新冠肺炎就是流感,只有得过这种病的人才知道,这可比一般的感冒严重十倍,李文智一连两天高烧不退,体温最高时达39.5度,别说吃饭了,连床也起不来!有人一天只吃一顿饭,有人饭也吃不下却拉着物资就往工地跑,还有人从工地回来因为发烧头痛粒米未进倒头就睡了。就是这样的情况也没有一个人报怨,没有一个人发牢骚,没有一个撂挑子说我不干的!

12月21日,从内地运输过来的钻机已全部进入工地,为使钻机尽快投入工作,也为了检查组织工作的完备程度,李文智、杨志强会同江建军一同前往矿区了解实际情况。到了工地,他们没有一刻休息,立即挨个检查集装箱房设备的实用性、保暖效果、电暖气的制热情况、职工所用电热毯的安全性、厨房位置、伙食情况、厨房保暖措施、厨房用水是否结冰、环保措施是否到位,当他们看到部分职工因发烧而卧床不起,立即询问机长药物是否准备充分、齐全,要求工地现场要有备用救急车辆以防病情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当了解到工地有职工约20人,其中一半以上人员有发烧症状时,他们意识到疫情正在工地爆发,事情远比想像的要严重得多,20人中只有八、九个症状较轻,能够活动。李文智、江建军、杨志强立即进行了现场会商,认为当前情况下应重点抓好两点,一是筹集足够药品确保职工疫情期间有药可用、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二是打乱原钻机建制,将病情较轻的、能活动的人员编为一个机组,边康复边工作。重点是把钻机移动到布置好的孔位,挖好泥浆池,支好防冻帐蓬,确保拉水车一到能快速放水立即启动钻机投入生产,待部分职工恢复后依次组织第二台、第三台钻机的生产。

21日下午六点,从矿区回到哈密后,由于在矿区检查时受凉,李文智病情出现了反复,晚上又发起了高烧,干咳不止,虚汗淋漓,脸色惨白,可他强忍着病痛,吩咐赵玉龙把矿区资料整理好、把矿区图件打印出来,以备到矿区时能及时使用。另一边,远在石油基地居住的杨志强也是心神不宁,矿区疫情爆发让他忧心如焚,他在矿区工作过整整5年,深知矿区位置偏僻,地处荒漠戈壁无人区,通信又不畅通,那么多人染疫,要是有一个人出现生命危险,那对项目的开展就是极大打击。思前想后,杨总决定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如实汇报矿区人员现状及疫情爆发情况,请求政府在必要时能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政府领导听完矿区情况介绍后十分关心并当即表示,当地医院可以接收来自工地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救护,医院可以派救护车立即去矿区将病人转运至当地医院或哈密市医院抢救。听到当地政府领导如此安排,杨总长出了一口气,一颗提着的心有了些缓和,他将通话内容通报给了分院长李文智,二人在为矿区疫情的担忧中又多了一丝安慰,而这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新疆这边工地疫情爆发,工作开展受到严重影响,而郑州院部、许昌基地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原计划后续赶赴新疆工地的人员本已整装待发,却因多人染疫只得暂延行程,工作开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院长王令全、副院长丁铁林一直密切关注着项目进展,在听完项目汇报后,认为在这非常时期,要特事特办,一方面开启绿色通道为在新疆工地工作的两个分院快速办理各种行政手续,另一方面果断作出部署: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同时,保证项目进展不停速,切实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这些指示如及时雨迅速传达到工地现场,极大提振了职工信心。

(六)钻机开动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艰若努力,12月23日,3部钻机已移动到设计钻孔位置,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等送水车送来水,钻机就可以开动了。23日一大早,钻探分院副分院长董建强就找到拉水车司机,要求早点装水早点走。可拉水车司机却说:那不行,我得先去看看路!所谓求人不由己,董建强无耐,只好领着拉水车司机去看路。过了南湖,过了煤电基地,柏油路走完了,车辆进入新疆洛钼矿业公司修的矿山专用路,不过这不是柏油路,而是一条经常有车辆通行的土路。刚走了2公里,拉水车司机就不走了,停下车问:还有多远?董建强说:不远了不远了,还有四十公里。董建强认为,对新疆司机来说,四十公里还算路吗?可拉水车司机一听就跳了起来,气急败坏地说:什么?还有四十公里?就这大搓板,你想把老子颠死呀?你这钱老子宁愿在家闲着也不挣!你这活老子就是穷死也不干!你另外找人吧!说完一掉头,开着车气乎乎地头也不回地跑了!留下董建强在寒风中傻了、楞了、懵了,半天没回过神来。等看到拉水车司机绝尘而去的长长尾烟,才忽然明白过来是拉水车司机不干了,自己跑了!董建强这才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当地的爽快!要是嫌价钱低可以谈嘛,如果认为路途远路况差想加钱也可以谈嘛,说好的事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呢?可人家就是这么干的,不但这样干而且还很生气,让他拉水跑这路好像污辱他一样,你说这是啥事?!

与此同时,远在矿区的钻机人员焦急地等待着,等着卸下水开钻。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急得职工团团转,可就是看不到拉水车来!有个职工说:我早上起来就等水来,可我都转了二十八圈了,还是没有看到水车,这一天就这样浪费了!

江建军接到董建强的电话后气愤不已,可光生气也没有用啊,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还得赶紧去找拉水车。江建军晚上连饭都没顾上吃,打了几十个电话,跑了六、七个地方,最后终于定住了一辆拉水车。这个拉水车司机倒也干脆,对江建军说:明天我先拉一趟试试,行了我就拉,咱们再定合同,不行就拉倒你们另找人。一听这话,江建军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可能也是个老油子,压根就没想着长干啊,拉水车还得下功夫找,这人恐怕也靠不住!

12月24日一大早,江建军就催促拉水车司机快点起床检查水车,去南湖取水点装水,等装好水已经十点多了。过了南湖煤电基地,就是四十多公里的大搓板土路。江建军坐在拉水车上,随搓板路大波浪起伏摇摆,这四十多公里的土路竟然走了整整3个小时,到矿区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钻机上的工作人员已提前在泥浆坑位置支起了帐蓬生起了煤火炉备好了水袋,钻机也用蓬布围了起来,为防止油路结冰机器傍边也同样架起了煤火炉,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下午六点,随着一声“开钻”,在戈壁滩上饥饿了七、八天的钻机响起了清脆的马达声,机器欢快地运转起来,有人高喊:开钻了!接着是更多的人高喊:开钻了!开钻了!沉寂了十多年的矿区再次响起了钻机的轰鸣,新的会战开始了!

可江建军还没来得及与大家分享开钻的喜悦,拉水车司机卸完水走过来了,对江建军说:今天我跑了一趟,这破路我也领教了,你这活我干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头也不回开车走了!江建军心里暗暗叫苦,这水要是供不上或供应不及时,施工进度肯定要受大影响!不行,我得立即赶回哈密继续找拉水车,决不能因为水影响工程进度,江建军急得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一口就又连夜返回了哈密,继续联系拉水车去了。

(七)意外收获

12月24日,在钻机开工的同一天,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勘查的同志一行前往石油基地会晤了我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他们首先向杨总通报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22—2025年拟在西北和新疆开展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情况,主攻矿种为铜镍矿、锂稀有金属矿、莹石矿、锰矿等。杨总听得专注而认真,不时问一下项目周期、地质背景、找矿前景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西安地调中心的领导是带着诚意来的,就是想听听杨总对这些项目的总体看法。通报结束后,双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专业交流,杨总详细谈了对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拟开展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看法,并就一些矿区的具体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的依据,矿产勘查及选区中容易忽略的问题等。

随后杨总介绍了我院在省内、内蒙古、新疆等地从事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历史、工作业绩、工作成果等,特别是河南几个大中型钨钼矿、新疆特大型钼矿、内蒙古曹四夭特大型钼矿几个超大型矿床的找矿发现和成果提交,使我院在大型、超大型有色金属矿找矿、勘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我院拥有了一批找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介绍了新疆哈密矿区取得找矿突破的关键思路、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在矿区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双方就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岩体成因类型、控矿岩体生成的构造环境、成矿深度、成矿温度与压力、成矿时代确定、成矿阶段划分及成矿作用过程等专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交流。杨总还介绍了我院以往在北京地质资料馆收集到的资料概况及所进行的初步研究,以及我院前几年在新疆从事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对现阶段申请国家基金项目非常重要。中心的领导对我院取得的找矿成果深表赞叹,对我院技术力量充分信任,当即表示愿与我院进行业务合作,可以考虑双方优势互补,签定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就具体合作项目签定合作勘查合同。杨总将与地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业务交流情况向王令全院长及时进行了汇报,王院长感到满意,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与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项目合作,期待取得具体的成果。

送走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人员的当天晚上,杨志强就发起了高烧,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一连三天高烧不退,起不了床,吃不下饭,混身无力,体温最高时达到39.8度。第四天,体温有所降低,但还是低烧,咳嗽不止,无食欲无味觉,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强忍着不适打电话给李文智、江建军,了解矿区生产是否正常,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他的心还是在矿区。

(八)地质钻探步入正常轨道

进帆东风便,转岸前山来。随着首批次孔位陆续开钻,项目施工正式进入了快车道。2023年1月4号,第4部钻机开钻,至此本次进驻工地4部钻机全部投入生产,地质编录、采样同步开展。1月6日,副院长兼项目总指挥丁铁林携院安全生产科副科长代如意亲临矿区检查生产组织和安全工作。接下来,我们定会在项目赶考路上,不负时光争朝夕,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施工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全力打响冬季施工攻坚战!

河南省第二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21-2022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 电话:0371-62030998 传真:0371-62030900
网站备案号: 豫ICP备2022017769号-1 Email: hnsdkry@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9/13 11:38:57